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科学院

   厚德博学    格物致新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领导班子

  • 机构设置             主要职责
  • 快捷导航
  •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服务
  • 拓宽应用领域 加速产业发展

  •   阅读次数:64  作者:jynky
  • 2025年6月17号下午,农科院党组书记吴五一带领科研人员到河南水投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有限公司调研基于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冬凌草灌区主干道生态恢复试点项目。北岸灌区李东森董事长、刘倩经理等相关负责人重点介绍了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

    调研组一行重点察看1#3#5#暗渠冬凌草樱花间作套种恢复沿线生态的情况。三个试点项目合30余亩,冬凌草的成活率在96%以上,壮苗率在92%;并采收嫰分别试制了冬凌草红茶和绿茶。但由于新栽种的冬凌草根部扎根较浅,抗倒伏能力弱,养分与水分吸收效率低下。为促进冬凌草根系深扎并提生长活力,调研组提出以下管理措施:首先清理植株根部的地膜,对根部周边土壤进行浅耕松土,改善根系透气环境以引导主根下扎;适当掐去部分地上枝叶,减少水分与养分消耗,促使植株从生殖生长向营养生长转移;此外可在根部周边增施腐熟有机肥,通过改善土壤肥力与疏松度,为根系生长提供充足养分与空间支撑

    冬凌草属阳性耐荫植物,萌蘖力强,耐干旱、耐瘠薄,非常适合林下套种同时,冬凌草景观效果良好,每到冬季气温降至零度以下时,全株结满银白色冰片,风吹不落,随风摇曳,日出后闪闪发光,呈现出神奇的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冬凌草+樱花间作套种模式,既起到了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的作用,又具有观赏性,实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融合,为灌区的综合性开发提供了探索经验。

    近年来,济源农科院依托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中药材专项、河南省豫西北中药资源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等项目平台,通过冬凌草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冬凌草种质资源创新与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构建等,为济源冬凌草产业发展提供了核心科技支撑。下一步,济源农科院将积极拓宽冬凌草应用领域,注重冬凌草产业链条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冬凌草种植、初加工、研学旅行、文化传播等多模式发展路径,助力冬凌草产业蓬勃发展。

    图片2.jpg

    图片3.jpg

    图片4.jpg



  •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科学院(济源市农业科学院)
    地址:河南省济源市城东一公里处
    Copyright: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科学院(济源市农业科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4104308号
    举报电话:0391-6606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