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博学 格物致新
2025年5月27日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中药材专项——冬凌草新品种良种良法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在济源举行,来自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济源示范区农业农村局、济源示范区农业科学院、河南优势产业支撑计划特色专项的代表,以及冬凌草药企、种植合作社代表、种植户共6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冬凌草产业升级路径。
观摩团首先来到了冬凌草工厂化育苗中心,详细了解了冬凌草自动化工厂育苗技术。该技术通过集成种子筛选、自动化装盘、精准控温催芽等环节,实现了从传统分根繁殖到现代规模化育苗的跨越。据市农科院中药材中心主任田瑞昌介绍,冬凌草种苗繁育技术可使育苗周期缩短20%,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繁殖系数较传统方法提高200倍,为冬凌草优良品种的快速推广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会代表随后观摩了思礼镇九里沟冬凌草示范基地的冬凌草新品种、冬凌草趁鲜加工技术和济世药业孙思邈博物馆。示范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徐东升表示,冬凌草作为河南优势特色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全产业链产值可观。市农科院党组成员连德舜介绍了当前推广的“济农冬凌草1号”和“济农冬凌草2号”新品种,在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上均显著优于传统品种;下一步市农科院将积极融入冬凌草产业链条,加强与产业链上中下游合作,持续推动冬凌草产业快速发展。
河南优势产业支撑计划中药材专项负责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所长梁慧珍研究员针对如何推广冬凌草新技术新品种、怎样开展科学栽培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梁慧珍全面介绍了专项实施以来,冬凌草产业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产业难点,要突破当前产业瓶颈,必须依托产业优势和科技赋能破解冬凌草产业发展中的瓶颈中问题,构建从品种选育到市场开拓的全链条支撑体系。
此次观摩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冬凌草产业正式进入“品种培优、技术集成、链条延伸”的新阶段,对推动冬凌草产业新品种良种良法的集成与示范推广,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