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专家支招应对冬季小麦管理
阅读次数:1343
连日来,济源遭遇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冬小麦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最近的天气对小麦生长有哪些影响?不同长势的小麦又该如何管理?农技专家给出实招。
示范区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副主任司清林介绍说,此次雨雪天气对改善土壤墒情、增加土壤肥力、杀虫灭卵等具有一定作用。但容易对麦苗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两类麦苗:一是播期过早、播量过大、水肥充足或冬前气温持续偏高气候偏暖等原因引起的旺长麦田;二是播期过晚、生长偏弱的根少、蘖少、苗小的弱苗麦田。
“低温雨雪天气过后,要及时进田查看,若发现受冻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快使受冻苗和弱苗恢复生长。”司清林说。
麦苗受冻后有哪些补救措施?司清林提醒广大农户,对于发生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冬季升温化冻后,要及时补施肥料,春季返青后及时落实肥水等管理技术,促苗早发。对于死苗特别严重的地块不应在早春换种其他春季作物;如果主茎和部分分蘖冻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条件合适时还能再生长。受到冻害的麦苗自身消耗了大量的养分,要及时追施氮素肥料,有效促进小麦分蘖生长,到小麦返青期时,要结合浇水施返青肥,每亩地施尿素8~15公斤;对于麦苗冻害比较轻,又不能及时浇水补肥的地块,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喷施麦田,等到起身拔节期再随水追施尿素。
记者了解到,降温前,示范区农科院就组织农技专家到大峪镇等山区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冬季小麦管理培训,科学指导农户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寒潮,强化小麦冬季田间管理,确保麦苗健康成长,为明年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在林仙村,科技特派员为农户送去农药等物资,指导他们做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东沟村,科技特派员结合苗情特点,现场支招,为农户提供精准的技术服务。
“面对面”“零距离”的技术指导,让农户在降温后有了充足的应对措施。“农技人员为我们提供小麦冬季管理培训和特殊天气应对指导,教给我们高产的’秘诀’,让我们种田更有底气了。”农民周备青高兴地说。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农业科技力量的“硬核”支撑。近年,示范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大农业技术的示范普及推广力度,推动科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上,把技术送到农民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大峪镇公共服务办主任薛永亮表示,他们将群众需求,持续开展科技助农服务,指导农户积极做好田间管理,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确保明年粮食丰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