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博学 格物致新
中秋既是家的节日,亦是国的节日,既浪漫又诗意。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9月9日上午,济源农科院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系列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参与。
活动着眼“月”这一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重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佳节思乡的家国情怀,寄托农科人对幸福和团圆的美好憧憬,以“经典诵读”的方式打开“我们的节日”,在中华经典诗歌中品味中秋佳节,传承弘扬经典文化。
富硒室诵读的《念奴娇·中秋效李敬》,短短一首词用十九个“月”字,给人以“月向人圆,月和人醉”“年年赏月,人月两团圆”的美好祝愿。土壤安全与利用研究室、农产品加工室、实验管理中心合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悠扬婉转的歌声,表达了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唱出了浪漫、唱出了潇洒。资环室和中药材室合作的《月下独酌》,有花有月有酒,让人仿佛置身月色之下,不自觉地陶醉其中。《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充满了浪漫畅想,玉米室和农经室用起伏跌宕的诵读,让大家体会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蔬菜室诵读的《中秋月·中秋月》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在感慨月亮经历阴晴圆缺的同时,也有“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的洒脱。《月光下的中国》这首作品,由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科研科合作诵读,读出了月光的温柔和历史的沧桑,读出了万家灯火的温暖和祖国的蓬勃发展,激发了大家的自豪之情和爱国情怀。小麦室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读出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真切情感,充分表达了对焦裕禄精神的深情赞颂。副院长刘国辉诵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带领大家回首祖国奋斗的历程,展望美好的未来,号召全体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庆社用深情的语言诵读了汪国真的《走向远方》,激励干部职工人生苦短,选定目标就要努力奋斗,要把寒风苦雨抛在身后,努力走向远方,让生命更加辉煌。
此次活动的开展,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干部职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到中秋节传递的“团圆、幸福、安康”的美好意蕴,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出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