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博学 格物致新
3月22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科学院承办的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专项济源示范区培训会在济源召开。
为加强小麦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引领,提高济源优质小麦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济源示范区农业科学院承办了这次培训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李向东研究员、方保停研究员和植物保护研究所宋玉立研究员等专家到济源开展技术培训并深入示范基地调研指导。济源示范区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彭涛参加相关活动。来自济源示范区发展优质小麦产业的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以及相关农业技术人员等代表80余人参加培训会。
培训会上,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专项首席专家、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高产栽培岗位专家李向东研究员分析了制约小麦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生产的不利因素,从土壤、肥料、水分、良种、播期播量、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概述了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并提出适应天气变化的应变栽培措施。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小麦病害研究室主任、植保专家宋玉立研究员针对小麦病害发生危害及关键防治技术进行培训,从小麦主要病害发病原理、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等展开论述,强调要抓好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这三个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参会的新型经营主体代表和种粮大户代表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真正地学到了麦田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回去后将学以致用,做好小麦田间管理工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小麦。
在济源调研指导期间,李向东研究员一行与济源示范区农科院副院长彭涛等人深入到河南省“四优四化”济源示范区绿色优质富硒小麦科技示范基地坡头镇石槽沟村和玉泉办事处东马头村进行了调研并开展田间技术指导。
据彭涛介绍,示范区农科院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为目标,围绕优质小麦新品种及绿色富硒高效生产,从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方面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和新产品开发,从种植生产、产品开发、加工销售等方面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了济源优质小麦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示范区农科院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切实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基地建设,为确保济源夏粮丰收提供科技支撑,为乡村振兴、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