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科学院

   厚德博学    格物致新

  • 单位概况

  • 单位简介             领导班子

  • 机构设置             主要职责
  • 快捷导航
  • 您的位置:首页 > 院内动态
  • 聚焦成果提质量,互学共鉴谋突破——示范区农科院举办科技成果经验分享交流会

  •   阅读次数:60  作者:jynky
  • “精研深耕出硕果,交流互鉴促发展。”产出更多优质科技成果,离不开对科研实践的潜心钻研与成果管理经验的交流互鉴。7月15日,济源示范区农科院组织召开科技成果经验分享交流会,围绕科技成果登记规范、报奖实战技巧、专利撰写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交流,旨在提升科技成果管理效能,推进科研成果产出。院领导班子成员及3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会议。

    学深政策规范,筑牢成果管理根基

    科研管理科科长李文静带领全体参会人员深入学习2025年5月发布的《河南省科技成果登记管理法》,围绕成果登记的范围条件、登记程序及注意事项逐条细致解读。在登记材料要求方面,重点对“财政投入科技计划项目、非财政投入科技项目、直接登记的科技成果” 三类情形的材料规范进行拆解说明,明确不同类别项目的材料清单及提交要求,帮助参会人员全面掌握政策要点,确保后续登记工作精准规范、高效推进。

    分享实战经验,解锁成果培育与报奖密码

    本次交流会聚焦“实战”,邀请4位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分享成果培育、奖项申报、合作专利登记的“干货”,为在场科技人员带来深度启发。

    图片1_副本.jpg 

    科研管理科李秀启:解码科技成果培育之道

    一是研判申报形势2019年《河南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省科技奖总数控制在350项内,且设有高额奖金,激励性增强;但地市级奖励基本取消,导致省奖申报难度加大、竞争日趋激烈,基层单位面临竞争新挑战二是把握报奖要点。成果名称与报奖文本应紧紧围绕核心创新内容,注重核心技术和创新性,标题要能简明、准确地反映出创新技术内容和特征。三是创新撰写技巧。1.精准定位行业或生产环节中的显著问题及技术短板;2.从诸多突出问题里,明确本成果所攻克的科学难题;3.创新点与成果解决的行业关键问题形成一一对应关系;4.推荐书是对具有创新性和贡献性科研工作的高度凝练与总结;5为同行报奖预留空间,创新内容避免涵盖过多方面;6.各部分创新之间有一条关系严谨的逻辑主线:针对问题-理论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示范推广应用;7.申报书的语言表达达到“同行认可其专业水准,外行感知其高度价值”的效果。四是设立课题方向。根据创新撰写要求,按照项目报奖科技创新的要求倒推课题设立与研究方向。

    图片4_副本.jpg

    小麦研究中心赵伟峰:打磨报奖材料“四步心法”

    成果筛选要四看一是创新性。看成果在技术、方法、产品这些方面有没有新突破,是不是解决了行业里长期存在的难题。二是实用性。看成果要在实际中用上,而且效果得好。三是效益。看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比如能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环境等。四是影响力。看发表的论文、拿的专利、制定的标准等,媒体报道也很重要,但得选对平台,央视、新华社这些国家级的最好,省级或行业权威媒体也行,级别要够。

    材料撰写要四实一是题目务实。别用“研究”“探索” 这种模糊的词,换成“研发”“创制”“应用”这类词,显得更实在有用。二是背景翔实。得说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开发,让评委明白来龙去脉。三是创新点扎实。最多写3个,多了评委抓不住重点。每个创新点都得说清楚:用了啥原理、方法,得出了啥技术、结论,能解决啥问题、有啥成效。而且得用数据和事实说话,配上图表、图片啥的,更直观。比如把成果用之前和之后的数据对比一下,效益提升多少一眼就能看出来。四是支撑材料真实。应用证明写清楚应用规模、经济效益这些,专家很看重;高水平论文、专利证书、获奖证书、品种审定证书、地市级以上的标准也都得准备好。要是能有行业专家,比如有些专家的推荐信,或者第三方评价,就更有说服力。

    材料审核要把关。一是团队互审把关。让团队成员从各自研究视角交叉查看,通过内部碰撞发现细节疏漏。二是外部评审把关。邀请外部专家或者同行帮忙看,借助其丰富的申报经验与第三方视角,挖掘材料中不易察觉的盲区,弥补内部审核的局限性。一定要保证材料逻辑清楚、内容完整、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申报中更有竞争力。

    图片2_副本.jpg

    林果研究中心牛小沛:整合实践经验协同深耕

    经验总结三要素。一是材料扎实是根基。任何成果申报都离不开充分的实验数据、完整的研究记录和系统的成果总结,这是打动评审专家的核心要素。二是跨界联合是关键。单一科室的研究视野有限,通过与兄弟科室、地方农业部门、科研院校的协同,既能整合技术资源,又能强化成果的应用价值,形成申报优势。三是提前谋划是保障。从研究初期就锚定成果转化方向,分阶段梳理技术突破点,避免临近申报时才仓促拼凑材料,确保申报质量。

    过程攻坚四关键。果产出与申报效率落后核心症结在前期研究积累不够深厚,研究方向的聚焦性与延续性不足一是把研究做坚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数据采集的严谨性,哪怕进度慢一点,也要确保每一组数据、每一项结论都经得起验证,开展多项试验,成为科技成果的重要储备。二是把过程管细。积极学习《河南省科技成果登记办法》、《河南省林草知识产权暨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从项目立项开始,就建立规范的资料存档机制,定期总结阶段性成果,为后续申报积累素材,彻底杜绝 "临时抱佛脚" 导致的材料粗糙问题。三是把亮点提准。通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从材料中提炼核心创新点,精准阐释成果的科学价值与应用前景。四是把协作做实。加强与兄弟科室、科研院所的常态化交流,在技术互补中拓宽研究维度,为成果申报储备多元资源。

    图片3_副本.jpg 

    功能农产品加工中心樊环环:专利合作“破圈思维”

    一是注重交流学习,2024年到省农科院加工所学习两个月期间,接触到淀粉改性、低GI等这些比较前沿的知识,打破了以往故步自封的认知,只有视野开阔了,才能有更多的想法与创新点。二是提高自我要求。不断学习中外最新文献,翻译淀粉改性相关的英文文章,累计往“食品生物与大健康”公众号上推文60余篇,在这些学习中不断挖掘创新点。比如目前受理的专利“一种九制黄精低升糖指数饼干及其制备方法”,就是抓住了药食同源物质“黄精”与“低升糖指数”这两个关键创新点,低升糖指数主要就是淀粉改性相关的知识,这也是目前符合功能食品要求的创新点。三是学会举一反三。药食同源物质有黄精、葛根、酸枣仁等,低升糖指数一般涉及淀粉改性,不同的淀粉改性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GI值,同样的改性方法针对不同的原料也会有不同效果等等这些,都会产生新的创新点。

    此次科技成果交流会有效促进了院内各部门的经验共享与思路碰撞,对推动科技成果高效管理、优质申报及转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农科院将立足工作实际,持续强化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力度,以更高标准、更实作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济源示范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科学院(济源市农业科学院)
    地址:河南省济源市城东一公里处
    Copyright: 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农业科学院(济源市农业科学院)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4104308号
    举报电话:0391-6606736